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团结 >> 正文

扎实推进 探索创新 以创建促团结促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0-21 来源: 浏览次数:

­——重庆石柱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带来的几点启示

2016年9月23日至25日,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李钟协与各处有关人员赴联系点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推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走基层、转作风、访民情、聚民心”活动。调研组对县城、冷水镇、黄水镇、石家乡、龙沙镇、三河镇的机关、社区、村组、企业、学校等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了解石柱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旅游带动脱贫、电商平台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并深入八龙村、黄龙村等走访慰问了贫困户,与村民、村干部及党员进行座谈,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石柱县建县历史可追溯至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全县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4万人,共有29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是中国“黄连之乡”、“辣椒之乡”和全国最大的莼菜基地。2012年,按照《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及重庆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规划部署,石柱县在渝东南地区率先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自2015年起,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职能,监督检查司先后3次组织人员赴石柱县开展“走转访聚”活动,通过近距离的考察和了解该县示范县创建的举措和效果,使我们对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认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前提

石柱县集三峡库区淹没区、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于一体,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0470户37745人,其中重点贫困户2119户7236人,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人口越线、贫困村销号、贫困县摘帽”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石柱县党委、政府将此视为对各族群众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关系和睦、社会安定团结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强大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才能紧紧依靠各族群众,发挥好各族群众的创造力,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石”的目标。为此,石柱县坚持将推进创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不遗余力改善民生,确立了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实现“经济发展好、基础设施好、群众生活好、精神文化好、民居特色好、生态环境好、民族关系好、基层组织好”的总任务,举全力、聚民心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有了目标任务,如何实施才是关键。为了确保示范县创建的顺利推进,石柱县专门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各部门中心工作。县财政确定每年300万元的创建专项经费,建立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9亿元,增长10.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741元、5724元,分别增长9.2%和12.1%,各项经济指标在考核圈排名靠前。

坚持统筹规划,强化分类指导,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途径

根据示范县创建目标要求,石柱坚持规立足县情、规划先行,先后出台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民族团结进步创示范县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方案、规划,确定了推进特色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民族干部培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关系和谐的“八大示范”工程,并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分解方案,为创建各项任务的统筹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创建日常工作体系、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宣传和氛围营造体系、示范典型培育体系、创建任务协同体系、成果巩固保障体系“六个一”工作体系指引下,石柱县认真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相融合,突出特色,强化举措,分类推进,确保实效,突出“扶贫攻坚、特色产业、生态经济、乡村旅游”优势,培育了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模范单位,树立了一批文明进步的模范家庭和模范个人,发展了一批带动致富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全县示范创建逐步形成“点、带、面、体”的立体发展新格局。2014年,石柱正式启动了“巴盐古道”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项目,以县境内巴盐古道遗迹、遗址、文物、文献,以及渝鄂湘黔等地与之相关的资料为载体,以“巴盐古道”沿线的人文历史、古迹遗址和民俗风情等为内容构建特色多媒体信息资源库,使这条贯穿武陵地区,集民族发展、自然生态和旅游文化为一体,曾有力促进了武陵山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走廊,发挥出更独特的历史文化教育价值。

坚持群众主体,突出共创共享,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根本保障

在推进创建的过程中,石柱县坚持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秉承让百姓得实惠的理念,开展了以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工作,促进了现代生活方式走进传统土家村落,自给自足、满足温饱的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的意识更加浓厚,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风景秀丽、生态优越的冷水镇八龙村拥有石柱县境内最大的湿地,同时以出产中药材黄连及优质莼菜而闻名。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在21度以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按照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旅游示范村的要求,冷水镇推行基础设施城镇化、建筑风貌民俗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内部设施现代化、耕作田地园林化、经营管理规范化、整体发展统筹化,用心打造最美土家山寨,大力发展黄连和莼菜种植,大幅提升了八龙村的旅游硬件条件,激发了群众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和信心,经过几年的培育,如今的八龙村,已形成“山上种连、田中摘莼、家中迎客”的长效产业发展模式。

走进村民彭善福家中,土家民居吊脚楼被改造成的农家宾馆干净整洁、特色浓郁,从重庆等地来的游客,有时一住就是一个月,夏季到时这里更是一床难求。在一楼经营区里,摆满了莼菜、黄连、土豆、猕猴桃等,借助电商平台,彭善福将本地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这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坚持解放思想,注重改革创新,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力量源泉

石柱县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在示范县创建工作中积极推行“创建+扶贫开发”、“创建+产业发展”、“创建+乡村旅游”、“创建+生态文明”、“创建+民生保障”、“创建+民族文化”的“创建+N”模式,促进了示范创建与全县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收到良好效果。

位于石柱县东北部的石家乡,改变传统扶贫工作思路,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8万元转变为“扶贫发展引导基金”,以乡村旅游合作社名义入股龙头企业“石龙山庄”,企业按资金总额的10%每年向合作社缴纳10.8万元占用费,合作社对收益采取50%平均分红、40%奖励分配、10%留于合作社运行的方式进行再分配。以2014年,36个入社贫困户实际分红9.72万元,户均2700元。石家乡的这一做法既缓解了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困难问题,又放大了专项资金的帮扶效应,创新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模式,受到国务院扶贫工作调研组积极评价。

创建工作的推进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2年以来,石柱县整合民族发展资金等各类资金18600万元,全力打造“冷(冷水镇)黄(黄水镇)民族团结(旅游)示范带”,共培育出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户726户,纯收入8万元以上的近200户,6万元以上的343户。特色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及产业技能培训在提高各族群众的致富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观念的更新,村风民风更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特色产业培植真正实现了相互借力,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