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团结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探索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3-01 来源: 浏览次数:

——以西南民族大学创建工作模式为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长远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意义重大、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总结创建经验,获取理论支撑。民族高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创建活动中担负着责无旁贷的使命。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以下简称“西南民大”)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立足校情,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项目化管理工作模式,其思路方法和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着力创建活动的顶层设计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我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南民大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抓牢抓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创建活动: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五讲五做五风尚”主题活动的决定暨实施方案》;2015年进一步制定了《中共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的实施意见》,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等作出具体规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主线高位推进,作为《西南民族大学章程》《西南民族大学“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创建活动大格局,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创新创建活动的实施路径

项目化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对象的管理方式。它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综合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目标。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具体项目带动人力、物力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相关性等多方面进行宏观把握,注重过程控制,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控制、验收和评价等程序,有条不紊地达到目标。西南民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基于项目化管理原理,以立项的方式确定创建活动内容和目标,确保项目有指导、有评审、有经费。西南民大以院级单位为项目实施主体,通过过程管理,强调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强化监督检查和总结评价,努力达到创建活动的预期目标,形成“立项管理,强调活动,注重过程,确保实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项目化管理特色。

一是持之以恒地开展创建活动。西南民大每年年初申报创建活动项目,要求“教学科研单位以分党委、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以处级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教学单位至少申报1项”。项目突出活动内容,时间安排上要求贯穿全年。创建活动立项已经固化为西南民大常规性工作,形成了“培育项目”“特色项目”“精品项目”三个类别项目递进建设机制。西南民大将每年九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以主题月活动带动全年创建活动,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声有形、入心入脑。2017年,西南民大共确定创建活动项目30项。

二是注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理论研究。从2012年起,西南民大将民族团结研究正式纳入科研体系进行管理,设立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系列,至今已有《中国梦引领民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民族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和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五讲五做五风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为例》等34个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为主题的科研项目获得立项。通过理论研究,通过在实践中提炼和升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理论,不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质量,使创建活动更有针对性。

三、注重创建活动的实效

西南民大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创建活动融入校园文化、扎根各族师生生活,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注重覆盖面。强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进行责任分解,全面落实和细化到学校各单位,要求全员参与、全方位联动。将创建工作作为各单位的重要职责要求,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二是注重铸品牌。、强调品牌效应,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既有新的创新项目涌现,更有形成品牌的项目延续传承。创新项目引人注目,品牌项目则扎实厚重。如“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暨自创作品吟诵大赛”“民族舞蹈大赛”“‘民族风·家乡情·祖国美’导游风采大赛”等,都是西南民大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有口皆碑的品牌项目。

三是注重辐射力。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着力推进校地合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引领作用,相继与四川、云南、重庆、青海、贵州等省市的地、市、自治州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基地,长期为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党建骨干等人才的培养开展培训工作;与武陵山片区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与成都市武侯区、双流区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西南民大长期与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社区为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角下城市多民族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典型社区为例》等成果。

四、突出创建活动的效能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是要在活动中形成正能量和凝聚力,以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西南民大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充分发挥了创建活动的积极作用。

一是突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西南民大开展民族工作的思路遵循。促进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突出这一重点。西南民大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始终将宣传和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办学的重要政治原则,注重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各族师生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人人讲团结、事事讲团结、处处讲团结的和谐氛围。

二是突出特色。西南民大要求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突出各自学科和专业特点,行之有效地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探索活动新思路、新举措、新载体,使活动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此外,西南民大还通过举办民族节日庆典、周末民族舞会、民族传统美食文化节、寝室文化节、传统体育活动等方式增强民族凝聚力,着力打造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三是突出典型。西南民大强化示范引领,树立标杆,充分发挥模范榜样作用。坚持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仅2016、2017两个年度,就授予81个(次)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235名师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西南民大的民族团结工作荣获多项上级部门授予的集体荣誉,多名教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光荣称号。

四是突出实效。西南民大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既顺应时代强音,又紧密结合专业,贴近师生实际,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以西南民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题提炼申报的成果,多次荣获教育部、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各级奖项。比如,《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致敬经典印记中华’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暨自创作品吟诵大赛”项目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称号;“民族团结进社团”项目获团中央“四进四信”优秀项目称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专题网站荣获国家民委表彰。2017年,西南民大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国家民委于2017年发布的《关于命名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新精神新要求,将创建作为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向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推进,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西南民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进一步创新完善,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