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团结 >> 正文

四川聚集群团力量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路子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8-26 来源: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群团组织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

一是会商探索工作合力机制。加强工作联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省民族宗教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四家单位联合下发工作通知,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和规划,共同推进。分责压实任务,制订《四川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责任分工,明确将职工、职工教育补充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点群体、主要方面;明确将劳动教育补充纳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明确群团组织在开展网络宣传、搭建文化桥梁、开展群众性交流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主要任务,涉及5大类9个方面13个重点事项,其中,列明工会、青年团、妇联为责任单位的有10个重点事项。

二是发挥优势打造工作亮点。建好用好线上线下阵地加强宣传。工会系统通过微视频、MG动画、人物形象展播、真情故事报道等,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干部和职工群众心中。共青团组织紧密结合共青团“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加强学习教育,坚定青年爱国、团结、跟党走。2020年“青年大学习”累计参学近9900万人次,在甘孜州理塘县邀请丁真围绕脱贫攻坚主题拍摄的“青年大学习”,吸引全国超过3700万人次打卡学习。开展“我的中国梦”“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主题学习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代代传”“各民族同心营”等交流活动,不断增强青年“五个认同”。省妇联在省、州主流媒体推出了《巾帼心向党,奋斗致初心》《金色阳光下的索玛花,基层妇联主席的一天》等宣传片以及《魅力川女一幅画》会歌,持续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民族地区乡镇社区“妇女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新功。聚合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工会组织通过对民族地区驻村帮扶、支医、支教、支农,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建成全面小康贡献职工力量。团省委结对帮扶甘孜州巴塘县、省青联13个界别和4个会员团体单位结对凉山州7个县的7个村,整合各类资源在全省民族地区投入助学、扶贫、组织培训等项目,共计1.09亿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深度贫困县专项,累计派遣402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我省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青年工作等志愿服务。凉山州实施“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脱贫行动,让妇女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参与,促进文明新风扎根大凉山,56万余户家庭创建为“洁美家庭”,创建率达92%以上,2万余名妇女被评为“最美家长”“彝家好媳妇”、5000多名儿童被评为“最美少年”。推进创业就业助力增收。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共青团组织实施“乡村伙伴计划”,聚焦培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本土人才,深化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妇联依托农民夜校和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全覆盖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建立以妇女为主体的专合组织22个、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96个;开展“春风行动”,向家庭发放宣传复工复产防疫指南,帮助对接各地各类企业,点对点组织妇女应聘就业,引导妇女和家庭战疫情、抢农时、助增收;在全国妇联和省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投入资金427万元,建彝绣居家灵活就业基地22个,组织当地彝绣龙头企业、女能人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5000余名贫困妇女开展彝绣订单式培训;推进“彝心彝意·爱购凉山”活动,首批彝绣袜子、围巾订单超1922万元,参与活动的贫困妇女人均增收近2000元。

三是大力表彰培树典型示范。工会系统在劳模等先进个人、集体荣誉的评选中,特别是加大了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表现出色的民族地区企业、干部职工和各界青年的评选表彰力度。共青团系统在“五四青年奖章”表彰中以及在优秀志愿服务者等其他团属表彰奖励评选时,明确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纳入评选条件,注重选树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乔进双梅(彝族)等妇联组织、仁青罗尔依(藏族)等企业组织、张义等共青团组织以及其他方面社团组织共11名个人被表彰;民族自治地方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也开展了表彰、表扬,群团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好做法、典型事迹产生了积极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四川省民宗委